某个第一次录音体验——带着 BLUE Babybottle 进棚子
小生最近接了一个活,是用一个做YY的女歌手自己带的BLUE Babybottle录几首贴唱的曲子。
一开始小生是拒绝的,因为你不能让小生录就录,录完还要让小生写一个录音体验。毕竟小生也是第一次用小奶瓶录音的,时间紧,没经验,怕捣鼓不好。但是转念一想,世界这么大,为什么不多去看看,况且歌手妹子又漂亮又乖巧,声音也好听,诚意拜托也没法拒绝对吧哈哈(貌似这才是主要原因)
好了言归正传,我们来说这次录音体验。
先来说说这个麦吧。
BLUE的Baby bottle大家应该都有不少了解。毕竟作为399美金左右最畅销的麦克风之一他的出镜率还是很高的。小生对这个麦克风也是听闻不少。但因为种种难以告人的原因,一直没能用这只麦拾过音。今天这确实也是第一次尝试。
其实这只麦克风最开始是被设计来针对原声乐器进行录音工作的,作为一只大振膜被设计成可以承受大声压级摧残。但是在一些箱琴弹唱的录音环境中,录音师们意外的发现串进去的人声也有不错的效果。于是这只麦克风又成为了广泛被使用的一只人声麦。
说实话,小生觉得能第一眼就看上这个麦克风的一定是外形党。这种特立独行的外观设计确实能让看惯了以U87为代表的现代外形麦克风的录音宅们眼前一亮,之后肯定会习惯性的怀疑这个话筒的声音到底如何。小生对于这个问题心里也是一个激灵,毕竟是第一次用来录音,还是录一个妹子,录坏了不光是对不起这个职业,在妹子面前也丢面子不是......不过最后的事实证明,这只麦还是成功达到预期效果的。具体的后面给大家说。
这里来一个小插曲,妹子过来的时候,脖子上挎了这么一个大家伙。小生仔细一看,竟然是BLUE新出的外形奇葩的耳机。去年上海乐展的时候小生就见过这个耳机,当时给小生深深的震撼了,一个耳机能做成这么酷炫。今天刚好有机会再见,顺便拜托妹子把这东西借出几天好好听一下。
因为这个耳机虽然是针对音乐欣赏的,不过BLUE毕竟是专业麦克风厂商,设计方向仍然偏重监听风格。耳压很大,漏音非常少。刚好棚里的歌手监听耳罩不太干净了,还没来得及换。让妹子用这个顶一下。
话题收回来,说说这个麦的附件。
防震架做的是不错,看起来就挺结实的。今天用的斜杆正面托着麦,这麦也不轻,这样防震架也很可靠的没有耷拉下来。不过原厂防喷罩就稍微有点局促,有点小了。一般录音是没什么问题。但是有些歌手喜欢下意识的离话筒特别近,唱着唱着就贴上去了。再有就是很多男同志!口风特别大,搂都搂不住,噼里啪啦的爆。这种极端情况还是换一个大一些的双层放喷比较好。不过今天的妹子属于正常使用,这样还是可以的。
今天来录音的妹子素颜过来的,不光颜值高,声线也很好......
言归正传,毕竟小生不是属于民间科学家那个范畴的。什么话筒参数,身家,用料选材都不提了。麦克风用来录音,咱们就专心说说录音的事。
首先比较让小生惊喜的事这个麦克风的中频和中低频部分。相对于同价位的话筒普遍高频上翘的情况,这只话筒明显做的比较均匀。
中频拾取的细节很丰富,中低频方面,虽然是女声,但是加上来之后整个声音明显质感变的好了很多,不会像很多这个价位的麦一样声音虽然漂亮但是比较虚。喉音相对多一些。如果用在爵士风格上应该会比较有惊喜。另外,这种比较致密的中频让整个声音细节非常丰富,后期处理起来感觉会比较有余力。
之后说说高频部分。
大家都知道一个规律,就是这个价位的话筒,一般都是将整个中频和低频做的相对平直,之后在高频和超高频的地方做一点上翘,这样让声音乍一听上去会显得比较“通透”。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会不好处理,声音经过后期很容易丢失细节并且发“薄”。
BLUE的BabyBottle跟同价的麦克风正好反着的。中频和中低频比较多,之后在2K左右有一个小的凹槽,之后高频部分又上来,6K左右衰减下去。整体声音出来会比较厚实,而且明显感觉和别人就不一样。齿音不那么明显了,声音细节出来了并且很结实。虽然听上去不那么华丽好听,但是后期处理的话感觉能比较容易找准方向同时保留细节。
总的来说,这只麦克风是目前同价位专业麦克风里面最有个性的一只了。不论是外形还是声音风格都在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线。这次录音也刷新了小生对入门级麦克风的认知。虽然站在小生的角度看,这个麦克风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,比如整体不够平直,比较风格化,高频不够“亮”,但是能做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,特立独行出一个比较收敛细节丰富的声音也确实是需要一定决心的。
最后,国际惯例的和妹子交换了联系方式,用来庆祝一下第一次使用BabyBottle完成录音实在是最好了......
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.com
-
2016-11-10
匿名
音录一半时,你对她做了什么...
-
2015-05-08
消音器
此人很懒,懒到只做了个表情而没有说话。
-
2015-05-06
匿名
楼主不是在录音,而是在泡妞,鉴定完毕